太魯閣布洛灣休憩區
6月28日。離開天祥晶華,我們來到了布洛灣。
太魯閣布洛灣休憩區遊客中心
布洛灣以前是太魯閣族部落,為台灣第十二個原住民民族,
布洛灣則為太魯閣族在立霧溪流域建立的部落之一。
環流丘步道,可鳥瞰燕子口峽谷
而布洛灣(Bruwan)即為太魯閣語音(回音)的意思,
其身處百拔370公尺,南依塔山,北立立霧溪,是一處雙層的高位河階,
也因此生態資源豐富。
準備進簡報室聽導覽囉
由於布洛灣的史前文化遺跡是屬於十三行文化的範疇,
加上我們也打算台東行時要造訪史前文化博物館,
因此我們決定在此多花點時間聽導覽,
讓涵與汝對布洛灣形成的堰塞湖地形.建築遺跡有初步的認識。
放映時間:link!
太魯閣工藝展示館
這裡還有太魯閣工藝展示館,
太魯閣族的藤編是男性的專業,女性則是從15歲就學習紡織,
在這裡,善於紡織反而具有社會地位。
在這裡,我們讓孩子觀察太魯閣族織布圖樣與屏東山地門魯凱族的異同。
媽咪!這裡也有拓印吔!
孩子眼尖的發現遊客中心前有銅板拓印,
這兩個孩子催促著爸爸回車上拿塗鴉本及蠟筆,
貪心的拓印了六張屬於布洛灣的生態。
涵涵跟汝汝拓印的技巧愈來越熟練,
她們對自己的作品也越來越滿意。
涵涵先拓印完,在等待妹妹的時間,乾脆替單調的圖案上色
大片的綠地,孩子出現了盡情奔跑的場景,
恣意的享受新鮮的空氣,
再來一場最愛的吹泡泡,時間真的慢了下來。
玩夠了,肚子也餓了,我們沿著石階走到到上台地-山月邨用餐。
山月邨的大門
牆上都是太魯閣族的生活寫照作品
餐廳外面是山月邨的住宿區
原住民風味餐之沙拉
由於天氣熱,而涵與汝也急著想去餐廳外面探險,
因此我們點了一份兒童餐及一份原住民風味餐。
那山豬造型的小米酒杯子真可愛,但我和爸爸誰都沒有勇氣一飲而盡。
原住民風味餐
那醃製的南瓜好好吃,好像蜜餞喔!!
兒童原住民風味餐
孩子倒是很愛竹筒飯,一口一口豪邁的咬下。
吃飽了,喝足了,我們就去探險了,(link!!)
而這趟探險也讓我們至今念念不忘!!
餐廳後方是小型的展覽,也是展覽著太魯閣族的文化
男生洗手間
餐廳內的洗手間也很有在地特色,
我的汝汝上廁所時變得好聒噪,一直問著問題。
女生洗手間
小小的布洛灣,卻讓我們停留了3個多小時,
這裡留給我們感動的回憶。
下次,我們要住在這裡,好好的發呆,
更深入的走進太魯閣。
後記:
這天我們在布洛灣遇到了地震,
那時我還以為是涵與汝在跳,還叫著她們不要在跳了,
之後的兩天花蓮台東餘震不斷,晚上看新聞也才知道地震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