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猶豫要以兒童心理師還是母親的角度來紀錄這歷史性的一篇文章,
因為我的寶貝,汝汝,近一個月來,一個3歲3個月的孩子,她發現了自己的心理衝突,
卻不知如何去因應而出現情緒困擾,
以兒童心理師的角度來看,這段時間,
她幫助自己解決內心正面及負面力量的衝突,幫助自己在心理及道德上的成長,
的確讓我看到孩子自我(ego)的強韌;
但以母親的角度切入,那是心疼,一個對情感敏感而投入孩子的心疼。
4月19日。 我們去看七隻小羊與大野狼。這是個開端。
孩子連中場休息,都要求爸爸再次說著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並詢問著問題!!
童年的心理劇,在異想天開的奇幻情節背後,卻是反應現實人生掙扎的寫實劇,
故事中充滿著夢想.魔法.暗語.神蹟.不可思議的事件.罪與罰.善與惡.美與醜,
格林童話的幾個經典故事,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看,
包含著心理分析的七個原罪:
虛榮.貪心.嫉妒.欺騙.色慾.貪婪.懶惰,
這些在故事中由惡角(例如大野狼)所引發的童年大罪,看在孩子的眼中,
正代表著這孩子內心邪惡的自我,一旦情節『邪不勝正』,
那麼孩子正向特質即被正向增強,有減輕自己內在對邪惡自我的罪惡感,
因此,孩子就這樣改變,超越自己內在衝突,就這樣成長蛻變。
先講故事內容吧!!
典型的童話故事情節分成四個部份的旅程,而每一旅程都是發現自我的一站。
第一站是『跨越』進入奇幻情境,也就是小羊落單進入了森林,而和臭鼬小噗的相遇一起玩耍;
第二站是『遭遇』邪惡的對手,大野狼;
第三段是『征服』,和大野狼展開生死搏鬥,最後大野狼無可避免死亡;
第四段是『歡慶』,全家團聚,從此過得幸福快樂的日子。
那小汝呢?她怎麼將自己投射認同了那隻小羊,也經歷了這四段旅程呢?
真的,這一個月好長,也牽涉一些我們家的假日活動,及她生活環境的變動
(4/26登上忠僕號,5/2看了如果兒童劇團的『微星山,在那裡?)
因此整系列活動網誌紀錄結束,再紀錄小汝的成長。
但那天,小汝問了我好幾個問題,我這個母親卻沒有發現她的異樣,
就這樣,讓她的情感壓力慢慢蓄積,而後連結起來,真的都是心疼。
雖然這是個希望與勇氣的故事,但小汝卻以自己觀點來解釋這齣戲。
(我事先在家也講了繪本,因此她是知道故內容的)
她問我:
媽媽為什麼要出門?
為什麼媽媽買菜不帶小羊一起去?
為什麼都三次了(指咕咕鐘都報時3次3小時了),媽媽還不回來,買菜怎麼買那麼久?
爸爸呢?小羊的爸爸呢?
大野狼為什麼要吃肉?
我問:什麼意思?
她說:媽媽沒有保護小羊,她讓大野狼去吃小羊。
呼~~原來,小汝認為是羊媽媽將小羊們置於危險中,
是羊媽媽讓大野狼有一次次的機會接近小羊,想辦法吃掉小羊,
因此,羊媽媽及羊爸爸都是幫凶。
我說:那妳在想什麼?
她說:還好媽咪都陪在我旁邊。(並給了我擁抱)
那時,雖然我驚訝她的思考內容,但我以為這也只是個看舞台劇問的小問題罷了,
但後來,散場後,她死黏著爸爸,我們也以為是因為想睡了(以前看完表演都是這樣),
遇到GIGI一家人,更是像隻無尾熊(事後她說沒見過GIGI爸爸,因此害怕)。
但,到了草地,她又是生龍活虎的在草地上盡情追逐,吹泡泡,在印度紫壇下享受著黃花雨。
但這天過後,她上學總是哭著不願跟我分離,
而我到了4月底知道她的嬌嬌老師要離職,
那時,我在聯絡簿上紀錄著:(我和小汝說:嬌嬌老師要離職,)
我對她採取淡化及疏離方式分享感覺不對勁,希望老師能給小汝做分離的準備
(因為,老師是孩子在校的母親,是另一段親密依附關係),
那時,老師說,汝汝還不知道她要離職,所以應該不懂情緒的表達,
而我也正以為我多慮了。
但後來我才發現,
有2個星期(4月中到4月底),小汝只知道嬌嬌老師不舒服,有時會請假,
而原先班上另一位老師也受傷,接手老師忽然盲腸炎,
因此那段時間,面對老師的,小汝是存在不安全感,且她是敏感的。
忽然間,了解了汝汝問的問題了!!她擔心被拋棄。
後來,我花了一點時間,再和小汝分享劇情,
引導她發現臭鼬『小噗』也是另一個母親保護角色的象徵(警告小羊不要開門),
時鐘下的櫃子也是象徵母親容納保護著小羊,
更一起大聲唱著『大野狼一點也不恐怖!』,來直接對抗那心理擔心被拋棄恐懼。
也一起讀了些繪本:
但,一切還沒結束,因為她有個粗心的媽媽,
為了帶她去參觀了忠僕號,還特定溫習了妳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又一起整理一些物資送去忠僕號,
更粗心是,帶她去看如果兒童劇團的『微星山,在那裡?』
因此,她的內在衝突一直呈現,
直到現在.........
就讓我這個粗心的媽媽慢慢敘述....